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教育技术学 > 应用研究 >

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分析研究概述

时间:2011-08-11 15:00来源:知行网www.zhixing123.cn 编辑:麦田守望者

摘要:本文通过对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的内在内在原因的分析,提出BLOG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从而使信息化内化到教师生命活动之中,促进了教师主体意识觉醒,使探索中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教师专业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的现实的途径。
  关键词:BLOG;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联系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从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和他的研究生把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引入苏州市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时间不过一年,BLOG便在苏州基础教育领域蓬勃发展,成为信息化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工具。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界人士的关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BLOG与基础教育联姻?能否从这种联姻现象之中抽象出其所以快速整合的内在联系,进而从理性高度与实践层面上自觉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呢?从苏州教育博客的实践来看,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并且在教师的教育生活中动态发展,使信息化走出神秘的“金字塔”,内化到教师的生命活动之中,支持着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生态化的广阔天地。
  一、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与现实性

  技术支持人类活动是信息化的一般特征。但BLOG与一般技术不同,它之所以在基础教育领域迅速成长,原因在于:BLOG与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

  众所周知,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从教学方式到教育技能,从课程评价到课程资源开发,都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与实践的交替运动中逐渐达到驾轻就熟、不断完善的境界。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严峻挑战,教师必须实现角色转变,即由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转变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研究者,即研究型教师。

  研究型教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专业教育研究者。他们所从事的研究,主要不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而是行动研究,正如李建平所说,“主要是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的反思性的实践研究”,“重在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应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俗地讲,教师的行动研究就是教师自身为了更有效地从事教育工作,而对自己参与的教育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反思与研究。这里,研究的主体、客体与归宿是统一的。教师将在行动研究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郑金洲、林存华、程亮、张美云所著《行动研究指导》认为,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述,是“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或行动研究告一段落后,对行动研究的过程进行记录、描写、阐释和反思”,“既是教师参加行动研究过程中和过程后的自我总结,也是让他人了解自己研究的方式;既是一次行动研究的过程的小结,也是新的一次行动研究的开端”,其表达方式主要有:研究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课例和教学反思。

  比较行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与Blog,我们不难发现:Blog作为网络日志记载方式,与行动研究成果表达之“研究日志”,有着内在的联系:行动研究成果表述是Blog的思想内核(内容),而Blog则是行动研究最好的电子载体;Blog记载的教育故事(叙事)、教学反思形成行动研究日积月累的阶段成果,行动研究则使Blog上原本无序列的教育叙事、教学反思上升为系统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意义上的认识。可以说,Blog方便了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提升了Blog教育记载的质量,两者共同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回顾信息技术进入基础教育的历程,它把新教学方式、多媒体网络呈现方式带给老师的同时,也把更多的资金压力、技术桎梏、精力耗费加在了学校和老师身上。由于操作上的复杂性,课件、网页制作、教学平台、多媒体网络等技术至今没有使众多学科教师得心应手地掌握。

  Blog这一社会性软件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二:

  其一是Blog在技术使用上几乎是零障碍的。这使它具备了从技术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只要能够简单操作电脑,会文字录入,就可以快速方便地建立起属于教师自己的个人网站。技术上近乎零障碍的BLOG,透露着“零距离”的人文关怀,使BLOG具备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记载每天行动研究中发生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研究需要的各种信息,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听候调用:反思,写作,引文……都可以得到便捷的服务。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师们从早先上网时的人机对话转化为人与人的对话。每篇日志下面都有一个“回复”或“评论”框,在对话框里填上你要说的话,然后点击“提交”,你的回复就到了这篇日志下,别人看到后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与你交流。BLOG支持下的这种便捷的跨时空的人际交流,使新课程引发的学习交流需求找到了得以实现的技术工具,这是BLOG对教师生命活动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教师们在行动研究中产生的日志,连同那些回复,日积月累在Blog网站上,积淀为老师们可以分享的教育资源。

  其二,从心理学角度考察,由于教育工作的艰辛,教师往往有着情感上的双重需要:宣泄与认同。BLOG以个人出版物的形式来到教师身边,关怀他(她)们的精神生活,欣赏他(她)们的研究成果与思想交流,倾听他(她)们的教育故事与心灵絮语。老师们则愿意在这块属于自己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这里表达、交流与收获。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超个体的学习、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而且,教师本人在这里的身份也是双重的,既是表达的主体,又是欣赏与认同别人和自己的网志成果的主体。

  BLOG在技术上支持教师个人表达,使老师们获得了许多在BBS中只有版主才能享受的权利,教师可以方便地上传成果,也可以随时修改已经发表的成果,优化已经积淀的资源,还可以尽情地选择别人的成果链在自己的网志上,成为扩大自己学习半径、甚至行为半径的有效手段。BLOG的开放性,使教师获得了按照自己的体验从事建构属于自己的开放性的网站的技术工具,从而使教师的网志从内容到形式日益精彩纷呈,争奇斗艳,既促进着教师专业成长,也促进着BLOG自身的发展。

  就经济意义而言,BLOG是免费的社会性软件,没有给清贫的教师制造尴尬的麻烦。对于学校来说,要取得自己的BLOG社群的管理权,也只需支付很低的费用。

  可见,BLOG在技术上的低门槛,在情感上的人本化,在使用上的开放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使它不仅具备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联系,也具备了教师接受这一社会性软件的现实的可能性。

  二、苏州教育BLOG动态发展分析

  BLOG在苏州教育界的自觉发展起于2004年4月,由黎加厚教授和他的研究生引入到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最初目的有两个,一是叙写教师自己的故事,二是收交学员作业,并没有意识到BLOG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笔者的BLOG)的名称,就是当时认识的反映。而真正进入BLOG世界后,老师们发现BLOG可以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帮手。

  因为,新课程使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他们必须面对课堂知识结构、控制方式、常规经验等方面的变化。为了应对挑战,教师不仅需要教育理念的更新,而且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能力结构,诸如倾听技能、沟通技能、合作技能、学习指导技能、课程设计与开发技能、课堂组织管理技能、学习评价技能、传统教学技能的更新等等。诸多技能中,许多属于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范畴,具有隐性知识的特征。这些“教学实践性知识”的生成与积累,并非通过理论学习就能轻易地解决,而往往取决于教师在实践与学习中的个人感悟。一般来说,通过公开课活动、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的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头脑风暴,能较好地把这种隐性的知识显性化,使之成为更多教师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从而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但是,这种现实中的头脑风暴受到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制约,形式虽好却不可能日常性地经常开展。

  苏州市信息化教育研究型教师突破了这种局限,突破口来自BLOG提供的技术支持。由于经历了BLOG叙事、反思、互动、交流,老师们发现,BLOG就是一个可以跨越时空、随时刮起头脑风暴的网上头脑风暴群!而且,它将不断扩展头脑风暴的规模与深度,这就为教师专业发展找到了不可多得的重要途径。“金陵叙事”的刊头出现群鹤齐汇的图片,就是这一时期思维演进的写照,也是苏州教育博客主体意识觉醒的开始。

  这个时候的培训班学员,已经把BLOG看作教学反思的工具平台、思想火花的冲撞专区、心得交流的自由小屋、科研工作的管理平台。而且,实践的发展继续深化着老师们对BLOG的认识,也开发着伴随认识发展的BLOG本身的功能:

  ⒈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在学员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难免有技术上的困难,这时的学员互帮互助就可以在网上展开,陆今茂等学员在网上指导其他学员用概念图,传输系统源码……这样,BLOG又成了学员们远程技术支持的工具。

  ⒉情感支撑的技术工具

  BLOG的情感支撑功能是信息化研究型教师培训班的一大发现和重要的收获。去年9月,学员唐颂兵在南通参加全国物理学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比赛中受到未料到的挫折。当天他在BLOG上写下《南通比赛有感——什么才是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整合》,表达他内心的痛苦、迷茫、深情、浑沌和消沉。他在日志中写道:“回收站里静静地躺着我的比赛课件,删了他吧,因为他是个错误!再见了!我亲爱的课件!”“我关机回家,我一定对了,因为我已经作出了选择!”不难看到,他选择了消极的“甩手不干”的不愿选择的选择!这位年轻教师的内心非常矛盾和痛苦,倘若没有帮助,刚刚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崭露头角的年青人很有可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半途而废,这与公与私与情感都有百害而无一利。电教馆的老师和培训班的学员立即在BLOG上给予情感援助。鼓励、开导他战胜情绪,升华情感。三天之后,唐颂兵在BLOG上发表了激情澎湃的日志——《我感到了从所未有的关爱》。他动情地写到:“一直以来,我这个对电教特别感兴趣的普通物理教师,有着一种莫名的孤独。当我在技术上遇到难题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网络课件的模式苦苦思索时,只有烟陪我;当我为了建立自主资源库埋头苦干时,理解我的也只有烟;当我在南通遇到未曾想的失利时,原本以为可以安慰我的只有烟,可是最大的激励却来自于苏州培训班的各位知音好友。我真是太幸运了!‘冷冰冰’的网络世界给了我从未有过的温暖,从未有过的特别的温暖!我决心在我们学校推广BLOG,尽我所能!我决心在我的交往圈子推广信息化教学,全力以赴!”

------分隔线----------------------------
标签(Tag):教师专业化发展 blog 博客
------分隔线----------------------------
推荐内容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