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师许价方式——电子档案袋评价应运而生。它是一种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在一种开放、客观的环境下,教师展现个人成就,实现对自已的纵向考量和与同伴的横向比较,在不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中促进自身持续发展的全新评价方式。本文从创建开放的环境入入,探讨电子档案袋评价模式的创建、特点,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开放环境;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袋评价 电子档案袋评价的内涵 电子档案评价在国外已有比较成熟的实践应用。在美国加州柏克莱大学所做的电子档案袋评价实施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LDPe-Portf01ioRepor中,它把电子档案袋评价功能描述为:电子档案袋是高度个性化的、可定制的、基于Web的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档案袋能够展现学生的成长、学习、业绩、个性和协作能力等方面随时间推移的变化情况。电子档案袋对人的事业规划、履历传播、学术计划、学术评价与鉴定有支持作用。电子档案袋还可以作为反思的工具。 HelenChen等几位电子档案评价系统的研究者结合b109功能、沟通软件以及社会互联观念,从建构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电子档案袋的概念模型框架(AConceptualPramewoYkfor。—Poftfolio),把档案袋与互联网络联系在一起。该概念模型重视学习者交流的广泛性和互动性,强调反思和合作(见图1)。
随着电子档案袋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它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它的用途不再仅限于记录学生的成长经历,而是被人们日益看成是教师反思教学、呈现信息、寻求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般认为,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师电子档案袋评价,就是依托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和展示教师个人成就,并通过教师在档案袋制作过程中进行反思以及对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实现主体能动参与、自我反思、和谐发展的全新评价方法。教师经过“实践——反思——发展”的过程,既实现对自己发展的纵向考量,又能与别人进行横向比较,最终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教师电子档案袋的创建与实施 (一)设置内容模块 教师档案袋如何被使用,将决定它会包括或涉及的内容。档案袋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强的目的性,而内容元素之间又相互联系。教师在设计电子档案袋时,需要遵循“记录教学过程、呈现教学反思、展现个人成果”的基本目标,将反映和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内容和因素有机整合,并划分为多个模块,使它既涵盖教师的理论学习内容和教学实践经验,又汇集他们的反思记录和研究成果。
②教学信息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授课反思、教学质量分析等; ③管理信息包括班主任计划、班主任小结、主题班会活动、主题活动等; ]④研究信息包括专题论文、教学案例、课题研究论文、发表的成果等; ⑤指导信息包括指导学生获奖情况、指导同伴教师获奖情况等; ⑥学习信息包括专业培训记录、业务培训记录、学习进修信息等; ⑦资料信息包括课件、课堂实录、推荐的网络资源; ⑧荣誉夹包括获得的各类奖项及荣誉情况。 (二)制定电子档案袋的操作流程 为了统一档案袋的制作和管理,充分体现电子档案袋评价的过程性和开放性;电子档案袋在制作过程中还需遵循一定的档案袋制作流程(见图3),其中的每一步都有其各自的作用和效果。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教师的档案文件最终以物化成册或光盘的形式出现,但是电子档案袋在其中已经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即公开和交互信息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档案袋使用的效果和效率,一些学校借助于网络平台,为电子档案袋设计了一个规范性的数据框架和运用模式,即建立三个信息系统——教师专业发展编辑系统、教师专业发展查询系统和后台数据管理系统(见图4和图5)。这一网络化的平台明显优于传统的电子档案袋。它进一步拓展和超越了原有的功能范围,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实践情境和反思材料,提高了教师知识创新和交流的效率,成为促进教师成长的更加成熟的重要途径。 电子档案袋评价的特点 (一)从运用环境来看,它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 1.学习的开放 “电子化”不仅仅是展示信息的技术含量的简单增加,它更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潜力的学习方式,能够将教师的成就及其运用技术手段来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效地展示出来。教师借助网络,改变了以往局限于教室、会议室等有限空间和特定时间里开展交流合作的方式。档案袋作为一个公共文件能向全校呈现,使所有教育能共同讨论、互相学习、分享经验。教师通过电子档案袋进行学习的开放性体现出以下特点: ①共享性,即教师通过网络将自己了解的最前沿的教育改革信息、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新理念与同伴教师分享,实现资源共享。 ②间接性,即教师通过观看同伴的随笔和小结等材料,获得间接经验和知识,使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更快捷、更方便。 ③问题性,即从实际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学校先引导教师寻找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研讨等形式分析问题的性质和成因,并由教师通过自我解剖、同伴交流最终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唯有面对疑难问题,才会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才能促使教师去寻找进行问题观察和分析的多种视角和理性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④反思性,即剖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教师通过对比和反思电子档案袋中自己先后撰写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诊断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育观念的改变和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 ⑤交互性,即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开展交流、沟通。教师在观看了别人的优秀教案和研究成果后,在比较中看到差距,形成自我激励并促进自我学习,力求取人所长,补己之短。
相对于传统注重量化结果的测试来说,电子档案袋的开放性使得这种评价具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实现从一元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除了作为评价主体的学校管理者外,在档案袋的创建过程中,进行专业反思和自我评价的教师本人也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同时,由于电子档案袋的网络化和公开化,促进了教师间的互评,使教师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了专业的提升。因此,实现多元评价的电子档案袋显得更客观和全面。 其次,实现以生成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为主。教师电子档案袋不仅是对教学结果进行总结性的绩效评价,更注重过程评价,强调教师的未来发展和专业提升。 再次,它比传统的评价方式更科学、民主。传统教学评价多由评价者(一般为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观意向制定各种指标,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和教师对评价结果的接受程度。而教师电子档案袋评价在教师的互相观察和比较中形成评判标准,在公开的网络上,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另外,电子档案袋评价中,评价标准是动态的,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灵活确定。教师作为评价者,将自己与别人作比较,或者以第三者的身份与其他教师同伴比较。他们在比较中生成评价的标准。这种在自然、连续的发展环境中形成的评判标准,并非仅关注眼前的绩效,而更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灵活性,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最后,教师电子档案袋的评价过程受到公开监督,保证了评价过程的公正和透明,极大地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袋,学校可以将传统的教师业务档案文本管理转变为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化的电子文本管理。管理者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打开电脑,点击鼠标,就能轻松调阅教师的小结或文章等文件,了解和掌握教师的发展情况,并进行及时、有效的点评和指导。这不仅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监督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进程,也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增强管理机制与激励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电子档案袋的建立与使用所带来的信息公开和信息交流,促进了资源共享,优化了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学习氛围,实现了知识管理和教师的自我管理。在及时沟通和相互借鉴的基础上,它不但有效地拉近了教师间的人际距离,改变了原先互不通气或互不服气的状况,一些教师还会将同伴的经验、成果向他人和管理者推荐,能增强管理的及时性和教师的自觉意识。所以,电子档案袋的运用对形成互信、坦诚、健康的学校文化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管理者也能在一种的新型、高效的管理模式下,实现“无纸化办公”,将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二)从运用效果来看,其功能更强大。 1.模块使用的灵活性和扩展性由于学校规模不同和发展阶段的差异,会导致管理内容的不同。由此学校可根据自身需求从所有模块列表中灵活挑选、定制符合本校需要的功能模块及其组合。 2.界面操作和修改的便捷性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灵活地修改电子档案袋的表现形式,如设计和更新个性化的学校主页等。所有信息可以动态生成,用户可随时添加和修改栏目及所属内容,管理平台上的内容亦可发布到信息平台中。而且,系统与外界数据的兼容性强,可以方便地导人、导出数据,最大限度地保护学校的前期数据,实现了电子化办公的效率最大化。 3.用户权限的细分根据学校细分权限的要求,系统为所有的用户,包括教师、学生和系统管理员自动生成用户账号和初始密码,系统管理员无需介入繁琐的账号管理事务。学校系统管理员可修改数据库管理员的密码和校园网用户的密码,确保学校业务数据的安全性。 |